老鼠如何传播弓形虫?
猫和所有其他哺乳动物(包括人)一样,体内都可以寄生弓形虫。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在弓形虫的生活史中只有猫(或其它 猫科动物)的肠道内会进行有性繁殖,产生卵囊,而包括老鼠在内的其他动物体内只进行无性繁殖产生包囊。
猫通过多种途径感染弓形虫,比如:捕食感染弓形虫的动物(如老鼠等);接触并食入带虫卵囊的土壤或其他物体;接触并食入有包囊的肉;食入带弓形虫卵囊的 感染猫的粪便;经口、鼻、眼粘膜和破损皮肤感染;通过胎盘从母体感染给胎儿;以及通过输血或器官移植感染。猫感染弓形虫后一般不会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只有 免疫力较低的猫和 kittens(8 周龄以下幼猫)可能出现弓形虫病的临床症状,比如:腹泻、咳嗽、流鼻 涕、发烧、拒食、呕吐、眼睛或神经症状等。
感染猫在首次发病后的 1~2 周内,在其肠道内进行有性繁殖,随粪便排出数以亿计的卵囊,此时具有最 高的传播性。排出体外的卵囊一开始是“不成熟”的,必须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中经过 1~5 天的增生发育后才变得具有感染性。而在这之后的 18个月至 1 年半内,猫有可能会反复排出虫卵。
老鼠体内虽然不会产生弓形虫的卵囊,但在其体内可能有包囊。猫吃了这样的老鼠后就会被感染弓形虫。如果猫吃的是“弓形虫成熟感染”的老鼠(体内有包囊),一般只会被感染而不会发病、也不排出弓形虫卵囊;如果吃的是正在感染弓形虫(即急性或潜伏感染)的老鼠,有可能会出现发病和排出有感染性的卵囊。
通常老鼠的寿命较短,成年鼠的寿命为一年左右(据有人观察,有的可能可以生存三年),幼年鼠更容易死于各种原因,所以一般成年鼠体内可能已有弓形虫包囊。不过,这并不能排除幼年鼠体内没有包囊。另外,其它小型宠物(例如兔子、仓鼠和豚鼠)以及宠物鼠(例如沙鼠、竹鼠)体内也可能有包囊。所以,这些动物都不应该作为猫的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