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为什么体内会有虫呢?
体内外寄生虫,是宠物养殖中较为常见且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因为寄生虫的幼虫或成虫多在土壤、空气、水中发育繁殖,从而经口进入消化道,并在其中发育成较大的幼虫或成虫。 那么首先了解一下常见的寄生虫吧!
1.蛔目
【异尖线虫】也称海兽胃线虫,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类,主要寄生在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消化道里。由于人类也经常食用这些海产品,因此异尖线虫在人体消化道内也能得到充足的食物源,进而发育成较大的成虫。异尖线虫的主要特征为体细长,呈圆柱形,尾部稍有扩大;前端有眼及口器,后端有食道囊与直肠,雌雄异型,成虫全身共分5节,第4节背面有冠状突起,第5节末端有伸缩性很强的尾叉。
【蛔目】主要有蛔目异尖科(Hymenolepidae)、异尖属(Hymenolepis) 和蛔目的阔嘴科(Macrostomidae) 、锥齿目异齿科(Hyostomatidae) 等。 根据检疫和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我国进出口海鱼感染率一般在30%-70%之间,少部分可达100%。已发现的蛔目寄生虫中,异尖线虫在海鱼中的检出率为62%,是出口鱼类中最主要的寄生虫;其次是异齿科的异尖线虫,偶见于消化道壁,但无较大数量。在部分海鱼的消化道中也检出了蛔目的异尖科和锥齿科的寄生虫。 虽然大部分蛔目的寄生虫以吸盘附着于消化道壁上,但是一旦虫体受到刺激,它们就可以四处移动,进而钻到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里去并诱发急性炎症反应。此时,虫体可因消化液的作用而腐烂分解,虫体被消化液所分解的部分可被机体吸收而引起毒性作用,导致恶心、呕吐、腹泻;若虫体在消化道内死亡、虫体被消化液分解完毕后,症状逐渐缓解。如果消化道蠕动减慢,或是肛门闭塞,则虫体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过长,则可能出现寄生虫感染。
2.绦目
【异尖线虫】也称为海兽胃线虫,该物种是寄生虫中的线虫类,主要寄生在鱼类、海洋哺乳类和海洋昆虫的外消化腔内。由于人类也会食用上述生物,因此异尖线虫在人体消化道内也可得以存活。 异尖线虫的特征为体细长,呈圆柱形,未成熟个体的体表具有纤维感,头部有明显膨大,并有6条横纹;成虫全身共分5节,各节背面有一发达的脊状突起,尾部稍宽。
【绦目异尖科(Trematopsidae)】主要有异尖属(Hymenolep is) 和异尖科(Trematopsis) 的寄生虫,其形态结构基本相似。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异尖属的成虫体长略大于异尖科;另外,异尖属的成虫有6个肠叉,而异尖科仅有4个。 据调查,在我国进出口海鱼中的感染率为30%~70%不等,个别种类可达到100%。异尖科在有的淡水鱼类中也可发现,如黄颡鱼、团头鲂等,但其感染量一般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