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皮炎如何治疗?
真菌性皮肤病是一类由真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可以累及皮肤、指甲(灰指甲)或毛发(头癣)等部位。引起真菌性皮肤病的病原体主要包括浅部真菌和毛癣菌属等深部真菌。 常见感染部位及临床表现: 1.手部:手癣是手部真菌病中最多见的一种,表现为手指端丘疹、水疱、鳞屑,搔抓后可呈糜烂状;严重时出现溃疡、结痂,病程慢性。若长期用手挤压病变部位,还可导致局部色素沉着或减退。 2.足部:足癣也是较为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皮损可表现为角化增厚、丘疹、水疱、鳞屑、皲裂,严重者出现溃疡,自觉症状为瘙痒。
3.身体其他部位:体癣是在人体其他部位感染真菌后引起的病变,形态多样,轻者可见丘疹、斑丘疹,重者可出现水疱、糜烂。伴有细菌感染时,可使病情加剧。甲癣则是由皮肤真菌感染指(趾)甲引起的不舒服,表现为甲变色、混浊、增厚、表面凹凸不平、易碎等,严重时甲可以全部脱落。
4.特殊类型:有皮肤真菌病家族史的患者,常因使用公共浴池、游泳池而传染发病;部分患者是由于接触宠物而导致真菌感染,如患癣的犬应隔离饲养,并对其生活用具进行严格消毒,以防再感染。
对于各种真菌感染的治疗原则如下。
1.消除诱发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注意与真菌感染相鉴别的其它皮肤病。
3.局部外用药物治疗为主,全身系统性用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1.抗真菌制剂:对于浅部的真菌感染,常用的外用药包括软膏、霜剂等,如咪康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
2.含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药膏:对炎症较重的真菌感染,特别是甲真菌病可有一定疗效,但应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应用。
3.中药制剂: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的中药煎剂冷湿敷,对浅部真菌病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应注意药物的反应。
四、一般治疗 对已患真菌性皮肤病的病人,应该尽量除去诱发因素。如有系统性疾病或周围环境不良等因素存在,更应积极治疗和调节。还应避免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以免诱发或加重疾病状况。 对于反复发作的皮肤病,除积极治疗外,还应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