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肠子必须输液吗?
泻药! 不是必须要输液,具体采用哪种治疗方式需要医生根据兔子的病情作出判断后决定。 “翻肠”在兽医临床上称为“胃肠道急性充血、水肿”,是兔子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由于胃底和食管的蠕动功能减弱,大量的食物积滞在胃肠里,不能顺利地进入小肠而被消化液分解,时间一长就腐败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和水,使胃肠道扩张,出现剧烈的呕吐。随着呕出的胃内容物逐渐减少,兔子慢慢恢复。但此时胃肠道的屏障作用会渐渐减弱直至消失,病原体乘虚而入,引起胃肠道感染,如果继发真菌或细菌感染,将会导致严重后果。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引起本病的病原体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属、弯曲杆菌属以及某些病毒引起的。
当母兔产仔时,胎儿通过母体消化道时,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当幼兔吃了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而患本病时,消化道壁会有炎症反应,表现为黏膜出血,黏液分泌量多,肠蠕动减弱至停止,食欲废绝。随着病程的延长,消化道的黏膜损伤越来越严重,局部可能形成溃疡。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兔子会逐渐出现精神萎靡不振、体温升高(达到40℃以上)、食欲废绝、全身乏力、动作迟缓、鼻镜干燥、结膜发炎、眼睛分泌物增多等全身中毒症状。如果不治疗,病兔一般在3~5天内死亡。 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绝大部分病兔都可以治愈或者减轻症状,完全恢复正常。 首先应该去除病因。对于刚刚生产的小兔,应仔细检查喂奶母兔的乳房有无红肿、发热、分泌物等情况,如果有,应及时处理,以免进一步感染其他健康乳头。
对已经患病的兔给予抗感染的药物,防止细菌或病毒继发感染。消炎的同时,还应补液,纠正因呕吐造成的脱水,缺氧,补充能量。 治疗期间,应注意隔离,用具定期消毒,饮食要清淡,少食多餐,不要喂给有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