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小病毒只用紫外灯照能消毒吗?
只能杀死表面部分病毒,而且不能保证100%杀灭 紫外线照射是常用的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剂。但是紫外线杀菌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254nm紫外线照射细菌,只要剂量足够大、时间足够长,就可以完全杀灭细菌。但这是以紫外线照射的“靶细胞”——细菌本身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结论。而犬小孢子菌(引起癣的致病真菌)对紫外线不敏感;即使直接照射254nm的紫外线,也只有3%~5%的菌体被清除;若用622nm的远红外线辐射,则只有小于1%的菌体死亡。可见,紫外线对于深藏在皮肤下的病菌几乎束手无策。
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还取决于很多因素,如:紫外线照射剂量(强度和时间)、距离源的距离等。而细菌等微生物产生抗紫外线能力的相关基因已有大量报道。要想有效杀灭病原体,必须同时具备多个条件才能完成。使用紫外线进行消毒时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才能确保消毒效果。
目前大多数实验室采用紫外线灭菌仪来进行实验设备的消毒。这是一种能够提供均匀分布且连续可调能量的紫外线光源。它具有功率可调、使用寿命长和不需特殊制冷设备等特点。在打开开关后,可调节输出功率至所需数值。关闭电源,仪器会自动停止工作并进入待机状态。这种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已广泛用于实验室内各种器皿和实验材料的灭菌。